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日前,奶茶浙江省温州市的误写误导朱先生在外卖平台看到某饮品店宣传奶茶迎国庆11.2元600杯的优惠活动,可下单后送到的成杯只有一杯。朱先生认为商家虚假欺骗,消费于是担责通过12345市长热线投诉,要求商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赔偿500元。奶茶
温州市鹿城区消保委受理后经过核实调查,误写误导原来是成杯商家搞促销活动,平时11.2元一杯400mL的消费奶茶提升到600mL,但策划广告宣传时出现工作失误,担责将“11.2元600mL一杯”写成了“11.2元600杯”。奶茶外卖平台为此也向鹿城区消保委工作人员出具说明,误写误导承认工作上的成杯失误。鹿城区消保委工作人员认为,消费通过核实,担责此次事件是属于工作失误造成,不属于主观故意虚假宣传。但此宣传不排除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可能,商家应承担责任。通过调解,商家额外补偿了朱先生6杯奶茶,双方达成和解。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朱先生最初的诉求依据该条款提出。消保委工作人员向朱先生解释了相关调查情况,得到了理解,也促成双方和解。
责任编辑:张林保8月1日,山东重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志坚到中国重汽集团济南轻卡制造公司调研,为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王志坚调研了总装车间整车装配线工艺流程、精益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改善车间工作环境提出具体技改要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江苏省江阴市消保委近日成功调解一起汽车维修纠纷,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8月,消费者张女士来到江阴市祝塘镇某汽车修理店保养汽车,结束后张女士驾车离开,车辆随即出现较大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郑铁峰)今年10月12日,浙江金华永康市民贺先生在永康某卖场支付1.35万元购买了原价13999元的新款手机。几天后,他发现手机包装盒里有张优惠卡,通过查询得知,这部新手机已于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