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2024年天河区新型科普合作联盟第三届科普基地交流活动”中,创新词农华南农业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农业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科普讲师熊万杰分享了《农文理融合——科普方式的科普变革》这一主题,他分析了华南农业博物馆与科创中心的业科农业+馆、种业馆、学美科技馆中的美共传统文化因素,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古诗词)中有丰富的广州古诗农学思想和农业科技的元素,将其用之于农业科普,创新词农对提高内容的农业趣味性和亲和度,提升传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科普
熊教授分享了古代典籍中的业科农业、古诗词中的学美农业、诗词与科学的美共美美与共三方面的内容。他首先介绍了古代典籍中对农耕、广州古诗榨油、南药、炊具的描述,然后梳理了古代典籍中的部分农业思想以及农业科技。例如,《管子》中提出了“不夺农时”的思想,强调要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荀子》中则提出了“多种多收”的思想,鼓励农民种植多种作物;而“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是对农业生产中气候和种植时序的生动描述。又如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耒耜,用于翻整土地和播种庄稼;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犁,装有铁制犁铧和犁壁,用牲畜或人力牵引,可以轻松地进行翻土、碎土、起垄等;起源于汉代的木耧由耧腿、耧斗和耧把组成,制作精良,可以控制播种量并使其均匀分布在土壤中。
他还系统梳理了广东粮食、果、茶、花、南药、畜牧等产业的发展历史。如约14000年前,广东清远牛栏洞地区出现野生稻;约7000年前,茶发乎神农氏;5000年前,广东曲江马坝出现栽培稻;4000年前,《禹贡》中都有记载柚子开始栽培;4000年前,殷商甲骨文中有蜂蜜记载;2400年前,范蠡写成《养鱼经》;2200年前,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诗句:“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是甘蔗种植的记载;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雷琼黄牛在雷州半岛驯化;周朝时中药肉桂名为“官桂”,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把肉桂列为补品中的上品,载其“开腠理,致津液,通其气、补肾火、消沉寒”;《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汉乃遣单于使,令谒者将送……橙桔、龙眼、荔枝。”“荔枝”两字出自西汉,而古名离枝,意为离枝即食,杜牧名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千古传诵,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同样风靡至今;公元764年,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明朝李时珍把陈皮写进《本草纲目》,并注明了陈皮以广陈皮为佳的标注;清朝乾隆10年《普宁县志》第九卷土产篇“果之属”中就有“普宁梅”的文字记载,这是“普宁青梅”名称的最早记录和历史源头;清朝陈淏子《花境》言“梅本出于罗浮、庾岭,喜暖故也”,说明广东惠州罗浮山、江西广东交界处的大庾岭是著名的梅花产地。
另外,他还介绍了古诗词对的茶、蔬菜、水果、酒、美食、二十四节气等的描述,并举例说明诗词是用巧夺天工的文字描述自然现象,科学则是用言简意赅的数学揭示自然规律,而现象和规律是相辅相成的;科学可用来解释诗词,科学之美可加深诗词之美;诗词可用来说明科学,诗词之美可增益科学之美。
熊教授的讲座引起了与会嘉宾的极大兴趣。华南农业博物馆副馆长王茹说:“熊教授充分运用我馆的农业资源和文化因素,以讲座和讲解的形式为参观者服务,受到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他的讲座往往能引起共鸣,讲解也比较生动。”华南农业大学邓小玲教授则认为,古代的很多农业科技都源自于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应用,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予以分析和解释,将农学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将农业科普化兴味索然为兴趣盎然,很有意义。
熊万杰副教授是中山大学凝聚态物理学博士,近年来主要从事智慧农业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但他从小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发表过多篇诗歌和散文,著有《诗词与科学》《物理学与传统文化》《并行计算》等专著,被吸收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南方农村报
“省两会”召开在即,今年安徽省教育将迎来哪些新改革、新变化?1月26日,记者从安徽省教育厅发布的2021年安徽省“两会”教育信息服务专栏了解到,今年,我省将稳慎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力争落地落实。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江小平记者张文章)为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有效防控春节期间食品安全风险,2022年1月13日到14日,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分别对饿了么、四季三餐等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进行约谈。平台方负 ...
中国消费者报银川讯吉合莉记者徐文智)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之际,近日,宁夏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了石嘴山市市场监管系统“春雷”“铁拳”专项执法行动动员部署会,严厉打击市场 ...
2025年7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组织的冶金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审定任务,三个特等奖项目进行了答辩。至此,2025年冶金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历经网络评价、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尹训银)百姓是否吃得放心、用药安全?每天接触的电梯、电动车质量过关吗?进口冷链食品能不能放心购买?这个冬天能否蓝天依旧?2021年临近尾声,山东省济南市市场监管局聚焦食品安全、药品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蔡弘记者 张文章)为切实做好福建省厦门市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提升当地农业企业质量水平,11月上旬,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与厦门市标研院共同组成标准化帮扶小队主动对接同安农业生 ...